彭德怀挂帅抗美援朝,为啥一野老部队不跟?
说起抗美援朝这档子事儿,有个挺奇怪的现象让人琢磨不透。彭德怀这个硬汉子被派去当志愿军司令员,按理说他的老部队一野应该跟着一块儿上吧?可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一野的那些王牌部队和悍将们,居然没几个跟着彭老总去朝鲜打仗!
这事儿听起来就邪门,彭德怀在一野那可是说一不二的老大,手下那些将军们对他都服得五体投地。可到了关键时刻,怎么就没人跟着走呢?这里头的门道可不简单。
早就定好了人选,轮不到一野
其实啊,这事儿得从头说起。1950年6月朝鲜战争一打响,咱们毛主席这个老狐狸就嗅出了不对劲的味道。他心里门儿清,美国佬要是在朝鲜站稳了脚,下一步肯定得找咱们的麻烦。
所以早在彭德怀当司令员几个月前,毛主席就让人组建了东北边防军。这支队伍可不是闹着玩的,38军、39军、40军这些四野的王牌部队全在里头,总共二十多万人马。一开始让粟裕当司令员,意思很明白——就是冲着朝鲜去的。
你想想看,这些部队都是林彪四野的老底子,从东北一路打到海南岛,那叫一个能征善战。彭德怀要是硬把一野的人马调过来指挥四野的部队,那不是瞎胡闹吗?两个野战军的作战风格、指挥习惯都不一样,临时拼凑在一起,搞不好要出大乱子。
天气这关就过不了
还有个更要命的问题——朝鲜那地方冬天冷得要死!
四野的部队在东北待了这么多年,对付严寒那是家常便饭。可一野呢?人家长年累月在西北那些戈壁滩上摸爬滚打,习惯了干燥的天气。你让他们一下子去朝鲜那种天寒地冻的地方,不冻出毛病才怪!
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长津湖那一仗。三野的第九兵团从南方调过去,结果被冻得够呛,光是冻死冻伤的就有近三万人!这还是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要是一野匆匆忙忙调过去,后果可想而知。
四野不一样,人家在东北猫了这么多年,对付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那是小菜一碟。朝鲜的天气再恶劣,也没有东北更厉害的。这叫什么?这叫因地制宜,用对的人做对的事。
彭德怀也不是第一选择
这里头还有个内幕,彭德怀当志愿军司令员,其实是个临时决定。
最开始,毛主席心里的人选是粟裕。这位军事天才在解放战争中打出了赫赫威名,指挥大兵团作战那是一把好手。可惜啊,粟裕的老毛病犯了,头疼得厉害,只能去苏联治病。
粟裕不行了,毛主席又把目光投向了林彪。战神嘛,四野的老大,指挥起自己的部队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林彪这老兄竟然不愿意去!
1950年10月2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林彪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反对出兵。他觉得咱们可以在边境布点兵,给朝鲜提供点援助就行了,犯不着派几十万大军过去拼命。
老实说,林彪这想法就有点短视了。当时金日成都被打得躲进深山里打游击了,美韩联军马上就要统一整个朝鲜半岛。要是咱们不出手,下一个倒霉的就是咱们自己。
林彪推三阻四,最后干脆以身体不好为理由拒绝了任命。没办法,毛主席只能另觅良将。
10月4日,专机把彭德怀从西安接到北京。会议上讨论要不要出兵的时候,彭德怀那句话说得特别提气:“这一仗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不打,我们下一代也要打,大不了就当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
毛主席听了微微一笑:“好,老彭说得对。”就这样,彭德怀被推到了前台。
从决定到出兵,总共就十来天时间。这么短的时间里,彭德怀哪有功夫去调动一野的人马?部队调动可不是搬家,那得走程序、做准备,哪是说调就调的?
四野确实更能打
说句公道话,四野在当时确实是咱们解放军里最能打的一支部队。
装备最好,将星最多,战斗力也是顶呱呱的。从东北一路杀到海南岛,大仗小仗不知道打了多少,那叫一个所向披靡。
一野虽然也很厉害,但跟四野比起来,不管是兵力还是装备都差了一截。面对美军这样的强敌,当然得派最精锐的部队上场。
你看看第一批入朝的那六个军,个个都是精兵强将。38军的“万岁军”、39军的“钢铁军”,那都是四野的王牌中的王牌。用这样的部队去打美军,胜算才会更大一些。
一野也不是完全没人去
当然了,说一野完全没人跟彭德怀去朝鲜,那也不准确。
1951年2月,杨得志就带着19兵团入朝了。虽然杨得志之前在华北军区,但解放战争后期他被调到西北作战,算是一野的人。
还有一野的政治部主任甘泗淇,1951年8月也调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又跟彭德怀搭档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来的事儿,最初彭德怀确实是孤身一人挂帅出征的。
西北离不开这些悍将
还有个很现实的问题——一野的那些名将们在西北都有自己的任务,走不开啊!
王震在新疆坐镇,那地方刚解放不久,各种势力错综复杂,没有王震这样的硬汉子压着,搞不好要出乱子。张宗逊接替彭德怀主持一野工作,西北这么大的地盘,没有得力的人看着怎么行?
要知道,当时大西北刚解放还不到一年,国民党的残余势力还很猖狂,土匪武装到处都是。这种情况下,一野的那些悍将们根本走不开,他们得替彭德怀守住这片江山。
彭德怀的威望够用
最后说一句,彭德怀虽然没带一野的部队去朝鲜,但他的威望摆在那儿。从抗战时期开始,他就是我党武装力量的副总司令,各个野战军的将领们对他都服气得很。
就算是四野的那些名将,也有不少是彭德怀的老部下。在战场上,威望有时候比什么都管用。彭德怀往那儿一站,不管是哪个野战军的部队,都得乖乖听话。
这就是为什么彭德怀能够在朝鲜战场上指挥得游刃有余,取得那么辉煌的战绩。
说到底,彭德怀没带一野的部队去朝鲜,那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四野的部队更适应朝鲜的环境,彭德怀的威望足以镇住场面,一野的将领们在西北有更重要的任务——这一切组合起来,才有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奇妙,看似不合理的安排,最后却产生了最好的效果。你们觉得呢?如果当时真让一野跟着彭德怀去朝鲜,结果会不会不一样?欢迎大家聊聊自己的看法!
热点资讯
- 中国大满贯马龙林诗栋会师决赛 钱天一陈幸同夺冠
- 1971年,刘兴元主动检查同黄永胜的关系,毛主席看后批示4个
- ESPN给77的湖人引进斯玛特评分B, 詹姆斯执行合同代价就
- U19世界杯美国夺冠: 完整1-16排名确定 5奖项出炉迪班
- 推动四川红色旅游活起来 火起来
- 全球直播恐怖游戏:300人只有1人能活着出去,最终胜利者年仅
- U盘无法读取如何高效恢复数据?专业方案解析
- 正式摊牌?成都蓉城召开工作会议,泄露重要信息:球队真没钱了
- 云南男子用木棍敲碎鸡枞菌 引得众多网友骂声一片
- 大理阳光花园曝新动态!千万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