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龙江哈尔滨延寿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著名的能源矿业专家刘合
延寿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下面的一个县,它坐落在黑龙江的东南角,南边、东南边和西南边挨着尚志市,北边和东北边与方正县交界,西北边则连着宾县。
延寿这个地方历史很长,能一直追到原始社会那会儿。商朝、周朝的时候,这里是肃慎族的地盘。到了隋唐,归靺鞨的安车骨部管。辽金时期,又变成了女真乌济赫部的领地。
在明清那会儿,因为很多人闯关东移民,所以清朝政府在1903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九年,成立了个长寿县,归宾州厅管。后来到了1914年,这个县又改名叫同宾县了。
1929年的时候,因为县城正对着长寿山,蚂蜒河又从这里流过,人们希望地方能有好运气,长寿健康,所以就把县名改成了延寿县。在抗日战争那会儿,延寿是东北抗联经常活动的地方。到了1996年,松花江地区被并到了哈尔滨市,从那之后,延寿县就一直归哈尔滨市管。
延寿这个地方很有文化味道,到现在还保留着辽金时期的古老遗迹。在辽朝早期,延寿这块地方归渤海上京的鄚颉府管,那个府的治所就在现在的黑龙江省宾县。
辽朝打败渤海国后,延寿这块地方就被女真族的兀惹部管了起来,他们的管理中心设在兀惹城,也就是现在的通河县那块儿。
后来,契丹人在这里建起了官府,好更好地管住松花江一带,让延寿地方变成了辽国东北边地的关键地方。
金朝成立后,延寿县这块地方归上京会宁府的曲江县管(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五常市),这里的居民主要是女真族的乌济赫部。金朝采用了猛安谋克制度,让女真人搬到这里来住。
延寿县是个出英雄的地方,有位抗日爱国英雄叫石宝光,他原本住在延寿县,后来搬到了方正。1944年,他被敌人抓住,受尽了折磨,但就是不屈服,最后牺牲了,真是有股子宁死也不低头的民族精神。
赵尚志,他是东北抗联的重要开创者和头头之一,带着队伍在延寿地界上打过不少游击战。他指挥的“二洪山冲出去”和“中和镇大战胜利”等战斗,让敌人吓得直哆嗦。
抗日英雄李兆麟将军,多次带领队伍在延寿地区打仗,不幸的是,在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写的《露营之歌》非常受欢迎,到处都有人传唱。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这个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人才济济的地方,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就是我国知名的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专家刘合。
刘合,1961年3月25号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出生。1978年10月,他去了大庆石油学院,那时候这所学校还叫这个名字,现在改名叫东北石油大学了,学的专业是石油矿场机械。到了1982年7月,他拿到了工学学士学位,然后就去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三矿上班了,一开始是技术员,后来升为了助理工程师。
从1987年6月开始,刘合就在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的器材供应站干活了,他先是做了管理小组的头儿,后来又当上了工程师。到了1990年10月,他转到了采油四厂的信息中心,先做了主任,后来又晋升为了高级工程师。
从1993年10月开始,刘合就去了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的科技部门,他先是做了副科长,后来升为了科长,并且还成为了高级工程师。
1994年9月,刘宏进入大庆石油学院,攻读石油天然气机械工程。到了1997年6月,他顺利拿到工学硕士学位,然后回到了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四厂。在那里,他先做了副总工程师,后来又成了总工程师,最后还升为了高级工程师。
1999年9月,刘合开始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攻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三年后,也就是2002年7月,他顺利拿到了工学博士学位,接着就去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在那里,他一步步干到了院长,还当过副总工程师,现在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9年8月,刘合开始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勘探开发研究院上班,他的职位是副总工程师,还是个教授级的高级工程师。到了2017年,他成功被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的院士。
刘合院士是咱们国家在能源和矿业工程管理上的大咖,他很多年都在研究怎么创新采油工程技术和管理。下面就来简单说说刘合院士在这些方面搞出的那些大成果。
【刘合院士在主持攻克我国第三代精细分层注水技术过程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刘合院士在推动我国第三代精细分层注水技术时,他脑筋一转,发明了个桥式偏心配水器。这个小玩意儿可厉害了,它打破了以前偏心分注技术的老框框,让井下的每一层水流量都能被调得准准的。
这个设备的好处是,它攻克了油藏在高含水时期层间冲突大的问题,让封隔器能更精确地卡在两层之间,距离从2米减小到0.4米,这样一来,分层注水的工作就做得更加细致了。
另外,他们还弄出了一种新的电缆直读测调设备,能直接监控井下的流量、压力这些数据,还能随时调整。这样一来,测调的效率比以前的投捞式方法快了一倍多。
刘合院士带头搞出来的第三代精细分层注水技术,在大庆油田一用上,就成功让油田里的水分增长慢了下来。这技术让油田在27年里稳稳当当地产了5000万吨油后,还能保持每年4000万吨以上的产量。它对打造“百年油田”可是起到了关键的技术大作用。
特别要说的是,因为有了第三代精细分层注水技术,咱们国家又多挖出了2亿到3亿吨的石油。这项技术解决了老油田和低渗透油藏遇到的主要地质和开采问题,让咱们国家的油田开发技术在国际上走到了前头。
第三代精细分层注水技术取得了新进展,它成功攻克了高含水期油藏开发中的难题,让开发工作不再受阻。而且,通过让这项技术变得更标准、更适合大规模应用,它还改变了全球分层注水技术的整体面貌。
简而言之,刘合院士的团队通过创新尝试,给老油田的持续繁荣开出了“中国式药方”,更为将来打造智能油田打下了牢固根基。
【刘合院士在主持攻克第四代精细分层注水技术过程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刘合院士带着他的研究队伍,把机械工程、智能控制、计算机算法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开发出了一套可以在井下实时看着并进行远程控制的系统。这套系统能自动调节注水井里不同层次的流量和压力等,再也不需要人亲自上井去测试了。
另外,他们还研发了新型的波码通信数字分注技术,打破了以往电缆传输的局限,让通信距离达到了2879米,并能实现多口油井的同时调控,给智能油田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特别要提的是,刘合院士的团队还发明了一种非常精准的井下传感器,成功克服了让它连续三年稳定工作的难题。
他们改了改材料和设计,让流量计的漂移率降到了每年小于0.5%,这样一来,在井下那种高温150℃、高压70MPa的恶劣环境里也能耐用了。
他们研发了新的动密封技术,让电控系统在复杂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这样一来,设备的检查周期就延长到了三年以上。
说到实际成果和对这行的影响,刘合院士带头的第四代精细分层注水技术,已经在国内十多个油田,还有哈萨克斯坦、苏丹等七个国家用了起来,总共用了超过两万口井,多产了1550多万吨原油,赚了42亿多元。
另外,这个技术还帮忙让长庆油田、大庆油田这些主要的油区产量保持稳定,特别是大庆油田,因为这个技术,多挖出了超过一亿吨的油呢。
【总结: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辈出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走出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是我国著名的著名能源与矿业工程管理专家。】
你觉得我说得对吗?要是咱俩想到一块去了,那就快关注、点赞、转发、分享、收藏一下“朱萧俊说健身康”吧!
#百家说史# #6月发文冲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热点资讯
- 优雅阿姨在自家阳台, 享受午后阳光
- 2025 年 7 月生肖开运指南! 12 生肖这样做让好运藏
- 常见影响八字格局层次的因素
- 当布鞋首富人设崩塌——宗庆后遗产风波中的时代镜像
- 完美B站再掀反腐大浪, 网易暴雪各有大制作研发多年被砍
- 睿嫣洗护套装哪个系列最值得买的,选对才是护发关键
- 砸 40 亿没干过黄牛,中国二手车为何长不成美国样?
- 酷! 恩佐社媒晒与世俱杯奖杯合照: 切尔西, 世界冠军
- 打不动了?美国关税战剧情的三个意外反转
- 总是很少话, 也很客气的三个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