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纽约时报》曝美将放宽温室气体限制,丁仲礼院士预言再被讨论

点击次数:106 发布日期:2025-09-19

前些日子刷手机时看到一则新闻,美国环保署打算撤销2009年制定的温室气体危害认定,这一事项听起来较为陌生,实际上就是他们要放弃二氧化碳这类排放物对人有害的结论,我赶忙找出新华社和《纽约时报》的报道来进行核对,确实有这么一回事。

环保署的人现在说,限制工厂和汽车排放反而会推高物价,让消费者没得选,这才是真危害。这话听着就离谱,就像说“不让工厂乱排废气会让人买不起车”一样。我问了做新能源的朋友,他说现在公司还在给车装尾气净化器,但要是美国真这么干了,那净化器装了跟没装有啥区别?

这件事得从奥巴马那个时候说起,彼时美国环保署刚判定温室气体危害健康,并将此作为推行碳减排的法律依据,如今这个根基将要被移除,这样是不是以后工厂就可以想排多少废气都行?更让人感到气愤的是,他们把环保政策本身说成是有害的,这与“不许抽烟是害人”这类逻辑有什么不同?

挺有意思的是这份文件是偷偷递到白宫预算办公室走流程的它的标题叫《温室气体危害确定和机动车重新审议规则》《纽约时报》透露他们打算直接把汽车尾气排放限制给取消了这可不是优化政策而是给污染敞开了大门。

实际上美国此次行动早有迹象,今年3月环保署新上任的领导李·泽尔丁称要废除拜登时期的环保法令,连发电厂的排放限制都打算削减,欧洲那边也不安分,德国直接将2030年碳中和的目标往后推迟,法国和荷兰也开始重新核算气候补贴的账目。

最让我担心的是,这事会带坏头。中国现在要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光是新能源车充电桩就得投两万多亿。要是美国带头说减排是自愿的,其他国家跟着学,那我们这些年的规划岂不是白费?

丁仲礼院士以前就说西方国家的减排承诺可能是陷阱,现在看来真被他说中了。他们现在玩的这套,跟说“科学错了所以不用管”一样那明天是不是也能说疫苗没用、抽烟无害?政策说变就变,科学共识成了橡皮泥,以后国际上的碳排放交易、环保标准还怎么谈?

更搞笑的是,美国自己压根就没法把承诺兑现,《华盛顿邮报》都有说到,他们连2025年的减排目标都快成一句空话,白宫那些官员现在对新提案装聋作哑的,很明显就是默认了。

眼下全球气候方面的账单是越来越重,谁能确保这类政策反复实施不会让灾难提前到来?中国如果继续坚持推进减排,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倘若跟随其他国家调整政策,又对不起这些年在环保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这其中的平衡点,确实很难找到。

德国敢于把目标往后拖延,法国和荷兰也在重新考虑,而美国更是直接推翻了原有的基础。这哪里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简直就是把气候政策当作儿戏一般对待。科学的判断说变就变,今后还有什么不能更改的呢?至于排放权市场、跨国碳关税等这些国际规则,如今看来,就跟纸糊的一样脆弱。

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美国环保署在拜登执政期间还想着填补特朗普留下的漏洞,可现在新提案一冒出来全白搭,这就好比修房子的人忽然拆墙,还说是什么为了让房子更宽敞。

最让人担忧的是别的国家也施行类似举动,到那时候全球减排恐怕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中国眼下在新能源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好多资金,要是国际规则模模糊糊地发生改变,这些投资很有可能会白费,一般老百姓或许不会有特别强烈的感觉,但极端天气的频次一直在不断增加,这账早晚得算明白。

现在年轻人常说,气候危机马上就到了,但政策却在倒退,美国环保署这一回的做法,就是在给污染大开绿灯,科学共识被政治操作,以后谁还会信这些政策?全球减排到底要怎么走,现在真没人能说清楚。

声明:本文为作者原创80%,少量资料由AI协助梳理,所有数据及观点均经本人逐一核验。配图源自公开渠道或AI生成,已尽合理注意义务避免侵权。全文聚焦社会正能量,拒绝低俗,敬请安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