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乌克兰炼油厂被炸瘫痪后,10亿美元军援到位,要开始反攻了吗

点击次数:109 发布日期:2025-10-08

俄罗斯一招掐断乌克兰"输血管"! 2025年8月19日凌晨,俄军X-101导弹精准命中波尔塔瓦州克列缅丘格炼油厂,30米高的火球照亮夜空,乌军90%的燃料供应瞬间瘫痪。

这场发生在泽连斯基赴美求援期间的精确打击,不仅炸毁了乌克兰的石油加工中心,暴露了西方军援的软肋:没有燃料,再先进的坦克也只是废铁。 俄军从里海发射导弹奔袭1800公里,误差不超过10米,乌军8套防空系统形同虚设。 顿巴斯前线1500辆装甲车即将断油,西方千亿援助恐打水漂。

2025年8月19日凌晨,俄罗斯空天军从里海舰队的图-95战略轰炸机上发射多枚X-101巡航导弹,对乌克兰波尔塔瓦州的克列缅丘格炼油厂实施精确打击。 导弹以接近音速飞行1800公里后,准确命中厂区核心储油罐区,引发连环爆炸,现场升起30米高的火球,夜空被照得如同白昼。

克列缅丘格炼油厂是乌克兰的石油加工中心,年加工能力300万吨原油,其中40%通过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的敖德萨码头转运,专门提炼军机所需的航空煤油和装甲部队柴油。 该厂每日向顿巴斯前线输送400吨燃油,是乌军重要的燃料供应基地。

俄军行动前48小时,俄军“海鹰-10”无人机已提前标记炼油厂输油管道节点。 首波150架“天竺葵”无人机佯攻基辅,诱使乌军启动防空雷达,随后Kh-101导弹以5-6米的精度贯穿6处加压泵站,引发连环爆炸。 图-214R侦察机在万米高空实时回传画面,20分钟内将毁伤评估送达莫斯科指挥部。

乌克兰在炼油厂周边部署了8套“山毛榉”防空系统,全部被俄军诱骗战术调离阵地。 乌军防空部队在拦截首波无人机群后,未能及时回防,导致主要目标完全暴露在后续导弹打击之下。

爆炸造成储油罐彻底损毁,输油阀门炸裂无法关闭,大量燃油流入地下水系。 厂区6个储油罐全部燃起大火,消防队赶到现场后因火势过大无法扑救,只能任由其燃烧殆尽。

乌克兰铁路公司负责人佩尔采夫斯基确认,这次袭击导致通往顿巴斯前线的燃料运输完全中断。 每日2000吨柴油供应骤降至不足200吨,仅能维持前线部队基本需求的10%。

顿巴斯前线乌军感受到压力

在巴赫穆特方向作战的乌军坦克旅每日需消耗300吨柴油,装甲部队因缺油被迫减少巡逻频次。 部分部队启用应急储备,仅能维持三天作战需求。

泽连斯基此时正在华盛顿寻求军援。 8月18日,他刚刚与特朗普签署《美乌防务路线图》,并向北约提交了1000亿美元的军购清单。 演讲中他还强调“乌克兰燃料储备充足”,不料话音未落就传来炼油厂被炸的消息。

美国国防部承诺提供150辆“斯特赖克”装甲车,这些装备运抵乌克兰需要一个月时间。 五角大楼官员私下承认,缺乏燃料将使这些装甲车难以投入实战。

俄军已六次打击该炼油厂

此前五次袭击已摧毁其80%产能,8月19日的袭击将剩余20%产能彻底归零。 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在乌投资的2.94亿美元能源设施化为焦土,被迫紧急拨款200万美元援助乌克兰修复设备。

X-101导弹是俄罗斯新型隐身巡航导弹,射程5500公里,雷达反射截面仅0.01平方米,采用地形匹配与格洛纳斯卫星复合制导。 俄军2025年计划生产633枚该型导弹,较2021年产量暴涨11倍。

乌试图通过替代渠道弥补燃料缺口

波兰承诺提供1000吨柴油,从华沙运到顿巴斯需要3天时间,且沿途需防范俄军无人机袭击。 2024年曾有30%的油罐车在半路被炸毁。

欧盟援助的50万吨柴油储备也面临调度难题。 乌克兰铁路系统此前已遭俄军多次打击,运输效率下降70%,无法快速将燃料输送到前线。

俄军打击时机经过精心计算

选择在泽连斯基访美期间行动,旨在向西方展示“千亿军援换不来战场主动权”的信号。 俄国防部明确表示打击目标就是“瘫痪顿巴斯乌军燃油供应”。

乌克兰空军试图报复,9月16日对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炼油厂发动无人机袭击。 俄方损失轻微,而乌方却付出沉重代价。

经济层面,俄军此次消耗的20枚导弹价值约3亿美元,仅占其日均能源出口收入的12%。 而乌方修复炼油厂需耗资数亿美元,超过战前全年国防预算的1.5倍。

袭击引发连锁反应

黑海油污带漂至罗马尼亚海岸,顿涅茨克前线乌军因缺油弃置装甲车,赫尔松方向3架米格-29因燃料杂质坠毁。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怒斥乌军此前袭击友谊管道是“将中立国拖入战火”,欧洲成品油供应量一夜蒸发15%。

乌克兰能源部长表示,全国燃料储备仅能维持两周正常运转。 冬季来临后,民用供暖需求将进一步加剧燃料短缺。

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称,这是对乌克兰试图袭击普京总统专机的回应。 5月20日,46架乌克兰无人机曾试图攻击普京专机,被俄军防空系统全部拦截。

北约启动“东方哨兵”行动作为回应,丹麦、德国、法国向波兰部署战机加强东翼防御。 而这些措施无法立即解决乌克兰的燃料危机。

乌克兰数字化转型部部长费多罗夫承认,前线日均无人机消耗量已突破3000架次,其中80%依靠国内生产。 燃料短缺将直接影响无人机作战效能。

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近期向国防部交付了新一批苏-34歼击轰炸机,这些战机可携带X-101导弹执行后续打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