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风暴爆发,美国阻止AMF设立,亚洲自救遇挫
1997年那场亚洲金融风暴,可谓是把亚洲不少国家都打了个措手不及。说白了,大家之前觉得经济增速快,资本流入多,是好事,谁也没想到一夜之间这些钱就像水一样哗啦啦流出去,留下的只剩下一地鸡毛。按照当年的汇率和股市惨状来说,很多国家老百姓的财富几乎是被洗劫了一遍,失业率、贫困率蹭蹭上,社会到处都是恐慌和不安。
这种情况下,亚洲各国本能反应就是想办法自救。日本大藏省那榊原英资拿了个招牌出来,说要搞个亚洲货币基金AMF,就是大家伙凑钱成立自己的“救火队”,关键时刻谁出事,能在48小时内拉一把。方案其实挺有诚意的,像日本自己愿意拿出500亿美元,中国出200亿,其他国家也都愿意掏腰包,总共都能攒出1000亿美元。
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很简单,IMF那点救援速度慢,还一堆苛刻条件,老百姓日子苦上加苦。一旦跟IMF借钱,就是要涨税,要砍福利,要开放市场,银行得让洋人随便进,经济主权几乎没了。泰国、韩国、印尼那些年的日子谁都不想再过。只要AMF能成,亚洲自己的事自己商量着来,不用老让华盛顿那边指手画脚。
你想啊,在香港君悦酒店那场会,气氛有多热烈,大家是真的满心期待。泰国央行行长直接站起来鼓掌,马来西亚财长当场表态支持。大家心里都清楚,这要成了,亚洲有了自己说话的机会,就是跟美国、欧洲说“不”了。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特残酷。美国财长罗伯特·鲁宾直接打电话,脸也不吃,语气冰冰冷冷:“必须叫停,不然你们每一个国家都得吃苦头。”这话其实没什么转弯,就是在威胁:你要是真敢拧着干,美国有的是办法收拾你。美国来这套,不管你国家多大,经济多好,最后还是得听它的。
这么一来,原本热热闹闹的AMF,立马就冷下来了。最多72小时,会场的喧哗变成沉默。实际上,美国这次干涉手法非常多面,玩的是全方位打压。用IMF的官员出来说话,说AMF会有“道德风险”,意思就怕你们相互包庇,乱花钱。对日本,直接暗示美日安保条约要重新商量,各种经费要提,上来就是国家安全压你一头。对中国,说日本搞AMF是为了称霸亚洲。对韩国,威胁贸易待遇。对东盟,暗示没美国市场你就别想好日子。媒体和学者也一起上阵,说什么AMF会养懒人,会腐败,还说技术能力不行,一副你们亚洲搞不定金融的样子。
美国不仅靠硬的,还玩软的,制造亚洲内部的分化。比如跟中国说,AMF日本独大你可得小心;对东盟则暗示日资银行能捞最大好处。结果亚洲各国内部都有点疑虑,原本抱团的想法也开始动摇。
等到日本大藏大臣宫泽喜一宣布“暂时搁置”AMF方案时,其实大家都清楚——这事黄了,是被美国硬生生按死。直接的后果,就是亚洲国家只能老老实实去IMF求援,各种条件像枷锁一样套下来。韩国直到那年12月才拿到救命钱,迟了整整五个月。期间韩元贬了50%,几个大财阀都破产,全国失业率爆表。印尼更惨,贫困人口翻了几倍,社会动荡,连自杀率都涨得离谱。
日本其实还不死心,提出了个缩水版的“新宫泽构想”,规模才300亿美元,还只是双边援助。当时大家也没别的方法,只能要啥给啥。后来的清迈倡议也是出于这种背景,但是两个方案比起来,AMF的愿景明显更有诚意,而现实只能退而求其次。
美国的这套玩法,不光是按死了亚洲自救的念头,更把美元的地位固化了。亚洲危机之后,各国都明白不能再轻易依赖外部,要攒外汇储备防身,结果就是钱又都流向美国国债,等于帮美国巩固金融霸权。自此之后,美债成了亚洲国家的“保险箱”,大量美元持有,这种局面到今天还在延续。
这些年,亚洲不断尝试增强自己的金融自主权。中国意识到不能让别人主导自己的金融命脉,人民币国际化开始加速推进,跨境支付体系搞起来。东盟+3也在慢慢扩充货币互换协议、研究办公室等机制,都在为区域性风险做准备。
不过归根到底,1997年那场AMF流产,给我们留下的最大教训,不是技术层面的“基金该怎么做”,而是国际金融权力到底掌握在谁手里。金融游戏的规则不是钱多就一定能改,谁能设定规则——谁就是大哥。美国那一套,垄断IMF的决策权,想怎么搞亚洲都行。等到危机一来,亚洲只能被动接受,连自救的机会都没。
时间到了2023年,类似的国际环境又回来了。美联储加息,亚洲货币普遍贬值,美国自己银行也出事,马来西亚总理又提出搞亚洲货币基金。这回中国支持起来,力量对比跟97年可不一样了。中国经济总量是日本四倍,人民币国际化有实质进展,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也占了全球一半以上。这些都是底气。
现在的区域金融合作,不再是空想。清迈倡议已经多边化,规模扩到2400亿美元,各种经济研究和本币互换网络都在扩展。本币结算比例逐渐提高,亚洲国家都在试着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中国还带头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扩容,建立了替代性支付系统。就连国际学者都说,只有摆脱美元和美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去风险化。可以说,这一切都是AMF夭折之后,亚洲国家漫长金融自主权之路上的一步步扎实脚印。
所以说,AMF的失败,其实是亚洲金融自立的起点。它告诉我们:在国际金融体系,光有钱不行,有话语权更关键。美国能打压任何挑战它霸权的力量,但亚洲的力量在变大,国际环境在变复杂,去美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清迈倡议、金砖扩容、人民币国际化,都是当初没能实现理想的再次尝试。
当年IMF那套救援机制其实是帮了美国大忙,现在亚洲国家自己搞的互换安排、区域基金,都在追求更高的自主性。你退一步讲,金融上的自救意识已经在亚洲深埋心里,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最后我想说,规则的制定权才是金融世界的核心,金融自主不是一天能建成,亚洲要想真正把自己的命运握在手里,还得持续努力,持续挑战大国霸权。今天跟二十年前比,亚洲有了更强的经济能力,有了更多的经验积累,也有了更坚韧的决心。无论国际局势怎么变,货币体系终究会反映实力对比和利益诉求。
回头看AMF,被美国按死但没有被彻底埋葬,它是启示但更是指路标。亚洲国家现在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一步步尝试挣脱美元体系,打造自己区域的金融稳定网络。这是耐力赛不是短跑,亚洲人已经在路上,未来的金融格局还会变,现在的每一个尝试,都是当年那个未竟事业的延续。金融自主权的路很长,但希望就在脚下。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热点资讯
- 中国大满贯马龙林诗栋会师决赛 钱天一陈幸同夺冠
- 1971年,刘兴元主动检查同黄永胜的关系,毛主席看后批示4个
- 甘南 | 洛克之路 最美的100公里秘境 扎尕那
- 【美图分享 - 可爱小狗 (25)】
- U19世界杯美国夺冠: 完整1-16排名确定 5奖项出炉迪班
- 推动四川红色旅游活起来 火起来
- ESPN给77的湖人引进斯玛特评分B, 詹姆斯执行合同代价就
- 全球直播恐怖游戏:300人只有1人能活着出去,最终胜利者年仅
- 没想到啊,45岁霍建华和44岁黄宗泽同框拍戏,港星居然更胜一
- “一大早撞大运人间烟火里竟遇欧米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