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截停印度石油,法国闯下大祸,要审判中国船长,英媒对法军不惯着

点击次数:197 发布日期:2025-10-24

法国海军前脚刚在公海扣了一艘满载俄罗斯石油的巨轮,后脚不到48小时又给放了,但偏偏要揪着船上的中国船长不放,给他递了张传票。这波操作,可以说是里子面子都快丢光了。

2025年9月初,在比斯开湾,法国特种部队从天而降,直接登上了一艘名叫“博拉卡伊”号的油轮。这船块头不小,足足装着11万吨原油,正吭哧吭哧地从俄罗斯往印度开。

法国人给出的理由听起来挺吓人,两条:第一,怀疑这船违反了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第二,说这船可能跟前段时间丹麦机场的无人机事件有关。听听,又是制裁又是恐怖袭击的,帽子扣得老大。法国总统马克龙还特意站出来,说这次行动意义重大,彰显了法国维护欧洲安全的决心。

结果呢?法国大兵们在船上翻箱倒柜,折腾了快两天,啥违禁品也没找着。这就尴尬了。于是,船,放了;油,继续运往印度。可这事儿没完,法国人临走前,把船上的中国籍船长和中国籍大副给扣了,虽然很快也放了,但留下了一张传票,要求这位中国船长2026年2月到法国法庭报到,罪名是“拒绝服从指令”。

这下全世界的吃瓜群众都看懵了。你这是演的哪一出?抓了又放,放了又告,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最先绷不住的,是英国人。 英国媒体《旁观者》直接开喷,标题就够损的,说法国这次纯粹是搞“政治噱头”,雷声大雨点小。文章里那股子嘲讽劲儿,隔着屏幕都能闻到。英媒说,你法国要是真有种,就一直扣着船呗,可你敢吗?欧洲现在离了俄罗斯的能源,冬天暖气都得烧柴火。你不敢真撕破脸,又想在盟友面前秀肌肉,最后只能拿个中国船长来“挽回面子”,简直是懦夫行为。

英国人的话虽然难听,但句句在理。这事儿法国办得确实不地道,里外里透着一股心虚。

首先,你在公海,不是在你家后院,凭什么随便登上一艘悬挂着贝宁国旗的民用商船?就凭你欧盟自己定的规矩?国际海洋法可不认这个。公海航行自由是基本原则,除非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否则任何国家派军舰去拦截别国商船,那跟海盗行径没什么两样。俄罗斯外交部就直接用了“海盗”这个词来定性。这事儿要是开了先例,那以后是不是谁的拳头大,谁就能在海上为所欲为?今天你法国能扣俄罗斯的船,明天是不是美国就能扣法国的船?全球的海上贸易秩序还要不要了?

再说说法国给的第二个理由,什么丹麦无人机事件。这就更扯了。那艘“博拉卡伊”号,是典型的俄罗斯“影子舰队”成员。啥叫“影子舰队”?就是为了规避西方制裁,俄罗斯搞出来的一批船。这些船通常船龄老、保险信息模糊、悬挂着各种方便旗,专门用来运输被制裁的石油。说白了,就是一群在灰色地带讨生活的“海上老炮儿”。它们的目的就是赚钱,跟搞恐怖袭击八竿子打不着。法国拿这个当借口,属于是想找个茬,结果连个像样的茬都找不到。

其次,咱们看看法国这么干,到底图个啥?

说白了,就是为了演戏给欧盟看。眼下俄乌冲突打成了消耗战,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效果越来越差,“影子舰队”满世界跑,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这时候,欧盟内部需要一个“强硬派”站出来,表现出“我们还能拿捏俄罗斯”的姿态。法国总统马克龙一直想当欧洲的领头羊,这种出风头的机会他自然不会放过。所以,他需要一场“秀”,一场看起来很强硬、实际上又不会引火烧身的“秀”。

可惜,这场戏演砸了。他以为自己找了个软柿子,没想到捏到了一个刺猬。

这艘船背后牵扯着三方:俄罗斯、印度、中国。

俄罗斯就不用说了,是石油的卖家。你动我的船,就是打我的脸。普京是什么性格?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打我一拳,我能踢你一脚。法国这边刚放船,俄罗斯那边就警告了,说要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什么叫对等反制?可能就是哪天法国的商船在海上走着走着,也被俄罗斯海军“友好访问”一下。法国的能源供应,也可能被俄罗斯卡脖子。这种后果,法国承受不起。

再看印度,人家是买家,真金白银付了钱的。我买的货,在半道上被你截了,耽误了我炼油厂的生产计划,这个损失谁来赔?印度现在可是法国的大客户,“阵风”战斗机的大单还攥在手里呢。为了出一口政治上的虚火,去得罪一个财大气粗的军火买家,这笔账马克龙真的算明白了吗?莫迪政府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不痛快。生意场上最讲究的就是信誉和稳定,法国这么一搞,以后谁还敢放心跟你做大生意?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被传唤的中国船长。法国为什么偏偏要针对一个中国人?

这就是整件事里最阴险的地方。法国不敢真的把俄罗斯怎么样,也不想彻底得罪印度,于是就把目标对准了船长这个个体。在他们看来,船长是中国人,中国离欧洲远,而且这事儿跟中国国家利益没有直接关系,拿他开刀,既能保住一点面子,又不会引发太大的外交风波。他们想通过审判一个中国船长,来告诉世界:“看,我们虽然放了船,但我们还是惩罚了相关人员,我们不是认怂了。”

这种想法,既天真又傲慢。他们忘了,今天的中国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国。每一个在海外的中国公民,背后都站着一个强大的祖国。中国船长在公海上驾驶一艘合法的商船,履行他的商业合同,何罪之有?所谓的“拒绝服从指令”,更是滑天下之大稽。在公海上,我凭什么要服从你一艘法国军舰的非法指令?我拒绝,是捍卫国际法,是维护一个船长的职业尊严。

可以预见,这位中国船长最终大概率是不会去法国出庭的。中国政府不可能允许自己的公民,因为这种荒唐的理由,去接受一个不具备合法管辖权的外国法庭的审判。法国这张传票,最终只会变成一张废纸,成为国际法领域的一个笑话。

这件事闹到现在,法国可以说是输得一塌糊涂。

对内,马克龙政府想转移国内矛盾、树立强硬形象的目的没达到,反而被民众看清了其“外强中干”的本质。

对外,一次行动,同时恶化了与俄、印、中三个大国的关系,还被自己的盟友英国公开嘲讽。这种“外交成就”,也真是没谁了。更深远的影响是,法国用行动证明,所谓的国际规则,在某些西方国家眼里,不过是“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工具。这种行为,严重冲击了全球航运安全赖以维生的规则基础,让所有从事国际贸易的人都感到不寒而栗。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件事也给俄罗斯提了个醒。能源贸易的重心,必须加速向东转移。欧洲市场已经不再可靠,未来要更多地依赖中国、印度这些信誉良好、市场广阔的亚洲伙伴。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像北极航线这样能够避开西方国家堵截的运输通道。

说到底,世界已经变了。单边主义、霸权行径越来越行不通了。法国这次的莽撞行动,就像一个没落的贵族,试图用过时的礼仪来维持自己可笑的尊严,结果却在众目睽睽之下摔了个大跟头。这一跤,摔得不冤,也希望能够摔醒一些还沉浸在旧日迷梦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