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邓在军被调到北京,男友让其去西花厅:周总理是我七
1955年9月的一个清晨,邓在军正对着宿舍里那面裂了缝的镜子扎辫子,电话铃声突然炸响。
她抓起听筒,那头传来周尔均压得极低的声音:"下午两点,成元功同志来接你去西花厅见七伯。"电话啪嗒挂断,她手里的木梳直接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乖乖,来北京才三天,这就要去见周总理?她蹲在地上捡梳子,手指头直打颤。
这姑娘打小就是个胆大的主儿。1949年重庆刚解放那会儿,11岁的她光着脚丫子追着解放军队伍跑了二里地,硬是让人家文工团长收下了这个"地主家的闺女"。团长后来总说:"这丫头嗓门亮得跟军号似的,站在山坡上一嗓子能喊醒全团的人。"1952年冬天在朝鲜前线慰问演出,零下二十度的天气里,她穿着单薄的演出服唱《我的祖国》,台下战士们把棉大衣全脱下来往台上扔,那场面比过年还热闹。
西花厅的梧桐叶沙沙响,邓在军盯着自己磨得发亮的黑布鞋,后脖颈直冒汗。周恩来从屋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份文件:"小邓同志来啦?听说你当年追着文工团的卡车唱歌?"邓颖超端着盘洗好的苹果过来:"别拘着,就跟回自己家一样。"当总理问起家庭成分时,她嗓子眼发紧:"报告总理,是...是地主。"周恩来划了根火柴点烟:"出身就像这盒火柴,关键看你怎么用它照亮前路。"这话说得实在,邓在军突然觉得心里那块大石头"咣当"落了地。
回文工团的路上,她才发现军装后背全湿透了。没过几天收到个包裹,里头是《毛泽东选集》和一本《演员的自我修养》,书页边角还沾着茶水渍。夹着的纸条上写着:"军娃子,记住——关系是铁,本事是钢。"这字迹她认得,是邓颖超的笔迹。打那以后,这对夫妻一个在东海舰队文工团当台柱子,一个在总政机关当干事,谁也没跟人提过西花厅这层关系。
1958年结婚那会儿可真是笑死人。周尔均兜里就揣着十八块五毛钱,买了件绿毛衣当聘礼,喜糖还是找战友们凑的票买的。婚礼上政委打趣:"小周啊,你这可是用一件毛衣就骗来个文工团台柱子。"新房是借的单身宿舍,晚上刮大风把窗户纸吹得哗哗响,小两口裹着军大衣数星星,倒比住洋楼还乐呵。
后来日子慢慢好起来,邓在军转业到北京电视台,从台前转到幕后。有回拍纪录片连轴转了三天,回家看见周尔均——那时候已经是周参谋长了,正蹲在走廊里吭哧吭哧搓尿布呢。见着她回来,这位肩膀上扛着星的军官举起沾满肥皂泡的手:"报告首长!您的勤务兵正在执行洗衣任务!"逗得邻居家的小保姆直捂嘴笑。
1998年拍《百年恩来》那会儿,邓在军刚做完结肠癌手术。医生急得直跺脚:"您这身子骨不要啦?"她盯着监视器头都不抬:"总理当年在重庆谈判时发着高烧还工作呢,我这点小毛病算个啥。"结果这片子真拿了个大奖,领奖台上她特别实诚:"我就是个干活儿的,要谢得谢当年西花厅里那盘苹果,甜了我一辈子。"
如今老两口住在干休所里,周尔均天天推着轮椅带老伴晒太阳。有回老战友聚会,有人问周将军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是啥,老头儿笑得见牙不见眼:"给咱文工团的金凤凰当了六十年勤务兵,这福气别人想都想不来。"邓在军在一旁直撇嘴:"得了吧,当年那件绿毛衣到现在还掉色呢。"
西花厅的梧桐树现在长得更茂盛了,偶尔有落叶飘到老两口的院子里。邓在军总爱捡起来夹在书里,就像夹住了那个初秋下午的阳光。要说这辈子最值当的,不是当上著名导演,不是拿了多少奖,是当年那个胆大包天的重庆丫头,愣是用副好嗓子唱出了一片新天地。这故事搁现在年轻人听来可能觉得玄乎,可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甭管鞋底磨穿几双,步子得踩得实实在在。
本文创作的目的就是要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低级趣味或者违反规定的内容存在。要是发生了侵权的事情,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的。
热点资讯
- 因尺度太大爆火, 这6部黄暴美剧, 每部都让你热血沸腾
- 每日黄历吉凶宜忌2025年7月5日
- 京东养车50亿补贴更名为「震骨价」
- 日立中央空调怎么计费冷暖皆可控
- 怎么把备注内容打在快递面单上
- 3046公里,她们用玫瑰锁住了塔克拉玛干
- 影帝搭港姐、帅哥配美女,盘点香港6对模范情侣,你最喜欢谁?
- 鸣潮2.2版本周期解析:60天的冒险之旅如何规划?
- 法比安: 我们的足球确实很有观赏性, 每项赛事我们都想夺冠
- 欧文:当初篮网想要的是杜兰特而不是我 我在篮网没啥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