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不可思议!解放军和台湾海军,竟有大量舰艇“撞名”,你知道几艘?

点击次数:149 发布日期:2025-10-09

说起来这事儿吧,就挺有意思的,甚至有点黑色幽默。你可能不信,就在咱们台湾海峡的两边,飘着好几对名字一模一样的军舰。就拿“昆明舰”来说,我们解放军海军有一艘,威风凛凛的;海峡对岸,也有一艘“昆明舰”,也曾是他们的主力。这可不是什么孤例,光是这种城市名的“撞车”,掰着指头数数,足足有四个。

这事儿听着就像个段子,但你往深了琢磨,这背后藏着的东西可就多了去了。两岸的军舰,在起名字这件事上,好像总有一种奇妙的,说不清道不明的默契。这种默契背后,其实是完全不同的逻辑,和一段段让人唏嘘的实力变化史。

先说说咱们这边,解放军海军给军舰起名,那叫一个规矩森严,甚至有点强迫症。你看那些大家伙,航母、两栖攻击舰,都是用省或者直辖市来命名,什么福建舰、山东舰,一听就特别有分量。往下,驱逐舰、护卫舰这些舰队的顶梁柱,用的就是城市名了。

早些年,咱们的大驱不多,金贵着呢,所以用的都是省会或者计划单列市这种响当当的名字,广州舰、济南舰,一听就是老大哥。可谁能想到,进了2010年以后,咱们的海军跟下饺子似的,那场面,军迷们都懂。尤其是052D型驱逐舰,一艘接一艘地冒出来,省会城市的名字很快就不够用了。咋办?那就往下捋呗,地级市的名字也用上,于是乎,咸阳舰、鞍山舰这些名字,也堂堂正正地刷在了主力驱逐舰的舷号旁边。

至于数量多到吓人的056系列轻型护卫舰,地级市都不够分了,最后连县级市的名字都派上了用场。还有登陆舰,用的是山的名字,比如昆仑山舰;补给舰呢,用的是湖,查干湖舰。可以说,每一艘船的名字,背后都有一套逻辑,一个谱系,清清楚楚。

再把视线转到海峡对岸,他们的命名规则就……怎么说呢,比较随性,有点混搭风。既有用地方的,也有用人名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们的成功级护卫舰,那名字起得,个个都是历史书里的大英雄。成功舰,当然是郑成功;继光舰,戚继光;还有岳飞舰、班超舰……听着就特有历史厚重感。但巧就巧在,里头有一艘叫“郑和舰”,而我们解放军海军也有一艘“郑和号”训练舰,这算是人名上的第一次“撞衫”,还挺有戏剧性的。

如果说人名重了还算是个偶然,那城市名的重合度,就高得让人觉得是故意的了。这事儿主要集中在台湾省的康定级护卫舰上。这6艘船,是上世纪90年代从法国买的拉斐特级,当年可是他们的宝贝疙瘩。给它们起名字的时候,就特别有意思地用了一堆大陆城市的名字。

你听听这几个名字:康定舰、西宁舰、昆明舰、迪化舰、武昌舰、承德舰。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哪里不对劲了?因为在解放军海军的战斗序列里,赫然就有西宁舰、昆明舰,而且这两艘,都是崭新锃亮的052D型驱逐舰,我们口中的“新青年”。特别是昆明舰,还是052D型的首舰,那意义,简直是划时代的。

还有那个“武昌舰”,我们这边虽然没有直接叫这个名字的,但我们有艘052B型驱逐舰,叫“武汉舰”,武昌可不就是武汉三镇之一嘛。至于“迪化舰”,迪化是哪里?是乌鲁木齐的旧称。而我们解放军海军,恰恰也有一艘052D,就叫“乌鲁木齐舰”。你算算,6艘船里,有4艘都跟咱们的军舰名字要么一模一样,要么就是渊源深到不行。

这还没完,水面舰艇撞完了,登陆舰也来凑热闹。台湾省海军这几年新造了一艘万吨级的船坞登陆舰,宝贝得不行,取名叫“玉山号”。玉山是台湾的最高峰,这名字没毛病。可巧就巧在,我们解放军海军的序列里,也有一艘073A型坦克登陆舰,也叫“玉山舰”。虽然此玉山非彼玉山,但这名字,确确实实又撞到了一起。

名字虽然一样,甚至都承载着同样的地名记忆,但挂着这些名字的钢铁战舰,它们的命运和实力,却已经是天差地别了。这恰恰就是2010年以来,两岸海军实力对比最直观、最残酷的写照。

就说重名最狠的“昆明舰”吧。台湾省海军那艘“昆明舰”,是一艘满载排水量三千多吨的护卫舰,技术水平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而我们解放军的“昆明舰”,是国产第一艘“中华神盾”052D,满载排水量七千吨,装备着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公平的比较,这是两个时代产物的对话。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西宁舰、乌鲁木齐舰身上。对岸那边还是90年代的老将,我们这边已经是清一色的052D。这些舰艇不光是技术领先一代甚至更多,在设计理念、体系作战能力上,更是云泥之别。台湾省海军那些曾经的主力,不管是基德级还是成功级、康定级,舰龄普遍都大了,技术状态也早就不复当年之勇。

除了技术上的代差,数量上的碾压,才是让天平彻底失衡的关键。还拿052D来说,现在已经服役的数量超过了30艘,后面还有新的批次在船厂里像下饺子一样等着下水,最终的总数可能奔着40艘去了。光这一种型号的驱逐舰,数量就快赶上一些中等强国海军的全部家当了。

再看护卫舰,主力054A型的数量预计会达到50艘左右,更先进的054B也已经下水了。我们这边的新一代舰艇正在成建制地、大规模地服役,而对岸还在为新一代护卫舰的建造计划扯皮发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两岸海军的整体实力,早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了。

所以说,两岸军舰的这些重名现象,看似是有趣的巧合,背后却是无法回避的实力对比。这些共同的地理和历史名称,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大家是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文化联结。但悬挂着这些名字的钢铁战舰,却用最冰冷、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了两岸在工业实力和综合国力上的巨大鸿沟。

未来,随着双方不断有新的舰艇下水,或许还会有新的重名出现。但这,恐怕只会一次又一次地印证,时代的大潮,究竟在向着哪个方向,以不可阻挡之势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