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多名男女在草原上跳起“纸片舞”,糯米纸背后的生态警示!

点击次数:56 发布日期:2025-10-26

一群男女站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手攥彩色纸片,随着欢呼声向空中抛撒,碎片随风飘散,满地狼藉——这一幕被镜头记录下来,配文“在大草原放肆地挥撒”,随后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十月的呼伦贝尔草原,本该是金黄一片的静谧秋景,却被几名游客的“创意视频”打破。视频中,几名男女站成一排,随着一声令下,将手中的彩色纸片放肆地抛向天空。

纸片在风中四处飞散,现场满地狼藉,而这些人却手舞足蹈,欢呼雀跃。

前面有人正用手机记录着这一时刻,仿佛捕捉到了什么了不得的“艺术瞬间”。视频定位显示,这一幕发生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01 纸片飞舞,生态遭殃?

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质疑。“谁知道撒的是什么纸,会不会降解?都是成年人,不知道保护环境吗?”有网友直言不讳地批评。

还有网友贴出现场满地纸片的图片,直言:“这是在满洲里满达路15km的地方,你们这样玩呼伦贝尔是不欢迎的。我要是在现场就会阻止并报警,而且会叫你们把纸片一张张地捡回来。”

面对汹涌的质疑,发布视频的网友不得不出来解释,声称现场抛撒的是可降解的糯米纸。

但这种自救式的辩解并未平息公众的愤怒。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算污染草原吗?虽然是纸,就算能降解,可是降解完成也需要时间吧。”

02 调查启动,官方回应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官方也开始介入。10月17日,记者联系了呼伦贝尔市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到草原上旅游肯定不能随便抛撒生活垃圾。”并建议向林草部门反映。

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的工作人员回应称,“外地游客随意扔垃圾涉嫌破坏草原生态”,这个归草原监督管理科处理。

该局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会跟进处理,“我跟业务科室反馈,我们联系一下当地的林草局,看具体是什么情况。”

当地林草局已介入调查处理,正在确定事发的具体位置。

03 “纸片舞”背后的流量密码

在短视频平台肆虐的时代,“纸片舞”并非孤例。一些内容创作者为了吸引眼球,不断挑战社会公序良俗和生态保护的底线。

追求视觉效果和话题性,往往让他们忽略了行为本身对环境的破坏。

从“喜马拉雅烟花秀”到如今的“草原纸片舞”,部分短视频制作者为了流量不惜破坏脆弱的环境。

正如评论所指出的:“纸片随风狂飙的那一刻,看上去很‘壮观’。然而,这么一来,野是撒了,高兴是真高兴了,但作为麻烦制造者,他们也越过了文明的边界。”

04 降解之争,不只是技术问题

面对质疑,视频发布者辩称使用的是“可降解的糯米纸”,试图用技术答案解决道德问题。然而,这种“技术消解论”是否真的能免除行为人的环境责任?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戴之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技术消解论’毫无营养,且充满着无知的味道。五颜六色的纸屑造成的生态美感破坏十分扎眼,而所谓‘降解’需多长时间并无技术和常识支撑。”

更何况,这种做法还会诱导他人有样学样,引发破窗效应。

即使纸片真的能够降解,也需要一定时间。在这期间,它们不仅破坏草原景观,还可能被野生动物误食,造成伤害。

道德责任不能仅仅通过技术手段来推卸。

05 文明旅游,不能只是口号

近年来,呼伦贝尔大草原常出现游客乱扔垃圾、明火烧烤、车轮肆意碾压草场等乱象。从政府部门到有识之士,一直在大声呼吁文明旅游、切勿出格,怎奈有些人充耳不闻。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纸片舞”事件并非孤例。不久前,“喜马拉雅烟花秀”引来一片哗然,相关责任者已经受到严肃处理。

如今,“在草原上撒点野”的可耻行为再次上演,令人愤慨。

面对各种乱象,当地不能止于倡导、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更要将监督关口前移,积极主动强化监管,为人间守护一份美好。

官方回应称,当地林草局已介入调查处理此事。然而,无论调查结果如何,那片已经被纸片覆盖的草原需要时间恢复原貌。

随着调查进行,那片草原上的纸屑或许很快会被清理干净,但如何清除一些人心中那层比糯米纸更薄的文化素养和生态意识,却是一道远为复杂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