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洛尼亚市长谈达拉拉球场改造:务实比野心更重要
马泰奥·莱波雷对着话筒说话的时候,总带着点市政官员特有的谨慎。这位博洛尼亚市长最近在《共和国报》的采访中聊到达拉拉球场的事情,语气清醒得让人有点失望——虽然你也没指望他能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计划。他说球迷已经耐心等待太久,得脚踏实地才行。现有的球场改造方案漂亮是漂亮,但贵得离谱。他的想法倒是简单:搞个规模小点的翻新,经济上承受得起,还能赶在2032年欧洲杯之前完工。2032年欧洲杯?对了,意大利和土耳其要合办那届赛事。博洛尼亚想挤进五个主办城市之列,九月中旬就得向意大利足协递交申请。但莱波雷明显在担心钱的问题。罗马那边的专项资金迟迟批不下来,“体育法令”一拖再拖——政府还在为更紧迫的预算问题头疼呢,怎么可能给没入围欧洲杯的球场打钱?这种情况下,搞个浮夸的新建方案确实不现实。
小规模改造具体指什么?全面加盖看台顶棚,重新规划内部空间。莱波雷提到佛罗伦萨的例子,大概是指弗兰基球场那种渐进式翻新。现在的方案等于在旧墙里面塞个全新体育场,说是改造,其实和推倒重来差不多。市长觉得没必要这么折腾。
有时候觉得意大利人搞基建就像在看慢动作回放,规划、投标、修改方案、等拨款……随便一个项目都能拖上十年。记得桑普多利亚那个新球场计划吗?从2017年说到现在,连地基都没挖。博洛尼亚至少还在讨论实际方案,虽然节奏慢得让人打哈欠。
莱波雷提到政府可能会任命一位特别专员来加速流程,但他自己也承认,“体育法令”短期内没戏。这意味着哪怕一切顺利,资金到位也是好多个月之后的事。没有白纸黑字的财政承诺,博洛尼亚不可能拿着空头支票去申请欧洲杯主办资格。市长的逻辑很直接:要么用小规模改造方案争取机会,要么冒着失去政府拨款的风险啥也不干。
挺典型的意大利式纠结——既想借大赛东风升级设施,又怕预算爆炸拖垮财政。说实话,达拉拉球场确实老了。1927年建的场地,办过1990年世界杯,现在连个全顶棚都没有。下雨天球迷得淋着看球,更衣室通道窄得像是上世纪的设计。但全盘推倒重建?成本奔着两三亿欧元去了,市政府显然掏不起。
可能莱波雷是对的,在现有框架下做点实用改进,比画一张华而不实的效果图强。意大利不是没吃过亏——罗马的新球场计划吵了十几年,最后连地皮都没搞定。亚特兰大倒是悄无声息地把 Gewiss Stadium 翻修了,顶棚、座椅、灯光一点点换,没惊天动地,但确实好用。
博洛尼亚下赛季还要打欧冠呢,球场条件总不能太丢份儿吧?但时间紧得很。2023年5月我就写过一篇关于球场改造的稿子,当时俱乐部和市政府还在互相递方案,两年过去,讨论的重点变成了“怎么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职业足球就这样,理想撞上预算限制,多半是后者赢。
说到底,市政府怕背债,俱乐部怕投资打水漂。莱波雷反复强调“透明”和“避免不切实际”,听起来有点怂,但可能是唯一能推进的方案。意大利各级政府的财政都不宽裕,博洛尼亚又不是米兰罗马,能蹭上欧洲杯的东风已经算走运。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能借着小规模改造把顶棚和设施升级了,对球迷倒是好事。总比那些吹得天花乱坠最后烂尾的计划强——热那亚和卡利亚里球迷应该深有体会。
最后会不会变成又一个“意大利式烂摊子”?难说。但至少市长这次没空许诺言。
热点资讯
- 因尺度太大爆火, 这6部黄暴美剧, 每部都让你热血沸腾
- 每日黄历吉凶宜忌2025年7月5日
- 日立中央空调怎么计费冷暖皆可控
- 怎么把备注内容打在快递面单上
- 3046公里,她们用玫瑰锁住了塔克拉玛干
- 京东养车50亿补贴更名为「震骨价」
- 鸣潮2.2版本周期解析:60天的冒险之旅如何规划?
- 影帝搭港姐、帅哥配美女,盘点香港6对模范情侣,你最喜欢谁?
- 欧文:当初篮网想要的是杜兰特而不是我 我在篮网没啥话语权
- 这三个生肖的情感困局: 想爱不敢爱, 想分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