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海军的甜蜜负担,斥资550亿造双航母,如今却面临卖掉一艘的窘境
说起英国海军,总会让人想起那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
为了重振雄风,他们花了差不多550亿人民币,造了两艘大家伙,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威尔士亲王号航母。
本以为能找回点当年的感觉,结果这两艘船现在成了个不小的包袱。
几年前,中国有个军事专家叫张召忠,他就说过英国经济可能撑不住,这航母最后会变得很尴尬。
当时很多人还不信,现在回头看看,他的话好像都说中了。
这个双航母计划,其实从上个世纪末就开始琢磨了。
那时候英国的老航母无敌级已经跟不上时代,所以他们就想搞点新的。
到了2007年,合同正式签了,决定建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的航母。
这船不小,排水量有六万五千吨,长度二百八十米,专门用来搭载F-35B这种可以垂直起降的战斗机。
设计上用的是滑跃起飞,这样就不用搞复杂的弹射器了。
当时英国政府说得可好听了,说这是海军复兴的标志,以后可以在全球到处跑。
伊丽莎白女王号是2017年服役的,威尔士亲王号晚两年,2019年也服役了。
表面上看挺顺利的,但造这两艘船的钱,从一开始说的三十九亿英镑,最后超支到了六十二亿多。
材料涨价,设计改来改去,技术上也有不少难题。
那时候英国经济也不景气,这笔钱对他们来说,真的是个大数目。
张召忠就是在这个时候出来说话的。
他在2019年的节目里分析,说英国的经济实力有限,养这么贵的航母很吃力。
他猜,这航母三年内形不成完整的战斗力,五年后搞不好就得卖掉一艘或者干脆放着不用了。
当时英国人听了还笑话他,觉得一个中国专家懂什么航母。
可现实就是这么巧。
英国海军本来计划买一百三十八架F-35B战斗机来配这两艘航母,结果呢,到了现在,到位的飞机也就四十多架。
这么点飞机,还得海军和空军换着用,搞得调度特别乱,效率很低。
航母没了足够的飞机,就像老虎没了牙,战斗力大打折扣。
再加上每年的维护费,几百万英镑打底,还有人员培训和烧油的钱,简直就是个无底洞。
英国政府为了凑这笔钱,只能从别的军事项目里东拼西凑,比如新的护卫舰和陆军的装备,都受到了影响。
更头疼的是,这两艘航母从服役开始,就小毛病不断。
伊丽莎白女王号刚服役没多久,在港口试航的时候,引擎室就漏水了,电缆也短路。
2024年2月,本来要去参加北约的演习,结果出发前检查发现螺旋桨的零件有问题,只能临时退出。
威尔士亲王号就更惨了,简直像被诅咒了一样。
2020年,刚服役,停在港口消防管道就破了,机舱被水淹了,配电板都坏了。
2022年8月,它出海去大西洋训练,刚开出去一天,右边的螺旋桨轴就断了,只能灰溜溜地返航修了好几个月。
这些事儿不光是花钱耽误事,关键是太丢人了。
财政上的压力越来越大。
英国经济这几年一直不太好,国防预算也是紧巴巴的。
有报道说,因为航母的运营成本太高,政府内部在考虑把威尔士亲王号卖给别的国家,或者干脆封存起来,这样能省点钱。
虽然官方嘴上不承认,但实际情况就是,这两艘航母从来没法同时出动,基本上总有一艘在港口里维修,另一艘勉强执行任务。
你看,他们虽然还在努力撑着门面,比如派威尔士亲王号去太平洋搞部署,还和美国军舰一起过台湾海峡,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背后是资源极度紧张。
英国海军总共就那么几艘驱逐舰和护卫舰,要凑出一个完整的航母打击群,已经非常吃力了,远洋能力和美国根本没法比。
现在再回过头看张召忠的话,就觉得很有道理。
航母这东西,不是说你把它造出来就行了,它需要整个国家的实力来支撑。
英国作为一个中等强国,经济规模就那么大,却非要维持一个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双航母体系,结果就是这样,战略上没得到多少好处,反而把自己拖得很累。
这个故事其实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军事项目不能只看表面风光。
英国想靠航母找回当年海上霸主的感觉,但时代已经变了。
航母是个吞金兽,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
英国海军的历史是很辉煌,但在今天的环境下,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个双航母计划,当初是个雄心勃勃的赌注,现在看,好像是赌输了。
也许对现在的英国来说,找准自己的定位,比什么都重要。
声明:图片内容等信息来源网络,有任何问题联系小便。
热点资讯
- 因尺度太大爆火, 这6部黄暴美剧, 每部都让你热血沸腾
- 每日黄历吉凶宜忌2025年7月5日
- 京东养车50亿补贴更名为「震骨价」
- 鸣潮2.2版本周期解析:60天的冒险之旅如何规划?
- 国内适合赏秋的9个目的地,一生必去一次!
- 怎么把备注内容打在快递面单上
- 日立中央空调怎么计费冷暖皆可控
- 3046公里,她们用玫瑰锁住了塔克拉玛干
- 爆文:俄赔偿1万亿美元,乌加入北约,最后24小时,普京该听听
- 影帝搭港姐、帅哥配美女,盘点香港6对模范情侣,你最喜欢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