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还是太朴实了都是过日子的一看到央视
中国人还是太朴实了,都是过日子的,一看到央视报道说我国2030年有望实现核聚变,很多中国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什么通过控制能源,进而一统天下,掌控世界;也不是什么建宇宙飞船,飞向太空,征服银河,征服宇宙。
这次央视说 2030 年有望实现核聚变,科学界忙着算 "三乘积" 参数,政客们盯着能源战略格局,普通老百姓的脑回路却直接拐进了自家厨房和车库,琢磨的全是空调能不能 24 小时开、电车充电用不用心疼钱的实在事儿。
这种反应看着土,但挺真实。
你去看国外那些科幻片,一有新技术就是拯救世界、称霸宇宙那一套。中国人不是不懂这个逻辑,是压根儿不往那想。为啥?因为几千年下来,活得实在的人最后都活下来了,活得太飘的早没了。你看历史上那些朝代,垮掉的时候老百姓在干嘛?不是在讨论什么天下大势,是在算粮食够不够吃,税收会不会涨。这是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智慧。
核聚变这事儿也一样,技术参数再漂亮,对普通人来说就是一个问题,能让我少花钱吗?
合肥那个东方超环,1亿摄氏度稳定1066秒,这数据确实厉害。但你要跟家里大妈说这个,她第一反应肯定是,那我家电费啥时候能降?这不是没见识,是见识太多了。经历过粮票、布票那个年代的人,经历过下岗潮、看病贵的人,他们太知道什么叫实惠了。不是数字上好看,是真的能摸到手里的好处。
现在的年轻人也一样。你看网上讨论核聚变的帖子,底下评论全是,以后开空调不用看电表了吧?电动车能不能随便开?这些话听着小家子气,但仔细想想,谁不是这么过来的?租房的时候为了省电费,夏天热得睡不着也舍不得开空调。冬天洗澡,电热水器烧水都要算着时间,怕费电。这些日子过多了,听到便宜电,第一反应当然是这些。
国家搞核聚变,当然不只是为了降电费。能源安全、产业升级、国际竞争,这些都是大账。但老百姓算的是小账,小账加起来就是民生。民生好了,国家才真的好。这个逻辑其实没毛病。
你要说中国人没有大格局,那也不对。抗疫的时候,多少人主动配合封控?修高铁的时候,多少人搬家让地?这些时候大家都懂大局。但涉及到自己生活,该算账还得算账。这不矛盾。
而且说实在的,核聚变要是真能商用,电价降下来,影响可太大了。
制造业成本降低,出口竞争力更强。农村电网升级,种地养殖都能用上更多设备。偏远地区通电成本下降,山沟沟里的孩子也能用上稳定的电。这些听着还是民生,但民生就是国家的根基。你看美国现在制造业空心化,不就是因为成本太高吗?能源便宜,是一切产业的基础。
老百姓想的电费便宜,和国家要的产业升级,其实是一回事。
只不过表达方式不一样。专家说能源革命,大妈说空调随便开,说的都是同一个未来。这种朴实的表达方式,反而让科技成果的目标更清晰了。搞核聚变不是为了发论文,是为了让人过上好日子。这个目标摆在那儿,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所以下次再听到有人说,核聚变成功了电费能降多少,别觉得这人没格局。他可能是格局大到了骨子里,只是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出来了。
热点资讯
- 因尺度太大爆火, 这6部黄暴美剧, 每部都让你热血沸腾
- 鸣潮2.2版本周期解析:60天的冒险之旅如何规划?
- 每日黄历吉凶宜忌2025年7月5日
- 京东养车50亿补贴更名为「震骨价」
- 国内适合赏秋的9个目的地,一生必去一次!
- 被日本吊打十年,国产游戏终于承认:我们缺的不是技术,是心法
- 怎么把备注内容打在快递面单上
- 欧文:当初篮网想要的是杜兰特而不是我 我在篮网没啥话语权
- 日立中央空调怎么计费冷暖皆可控
- 3046公里,她们用玫瑰锁住了塔克拉玛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