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乌克兰局势失衡,特朗普揭示重大秘密,誓让俄方付出代价

点击次数:193 发布日期:2025-08-09

特朗普在7月28日发出最后通牒,把原本的50天期限压缩到10天,要求俄罗斯必须接受他的调解,否则就要面对美国的经济制裁。

没想到,29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挺硬气地回应说,不管是50天还是10天,任何一次新的“最后通牒”都等于在向战争迈进一步的威胁。

不到一天时间,俄军就展开了大规模空袭,目标涵盖乌克兰首都基辅在内的多个地区,造成多人受伤。特朗普也表态了,他不打算再忍耐,直接下令把两艘核潜艇调到相关区域,来应对梅德韦杰夫的那番话!

调停野心

乌克兰危机自2022年爆发以来,局势一直胶着,尽管各方都在努力推动停火会谈,但战场局面始终难以打破。特朗普从年初开始就把自己当作“和平缔造者”,说如果回到白宫,冲突肯定能很快结束。

7月头,他向俄罗斯总统普京递出一份看起来挺“慷慨”的方案:让俄乌谈判在50天内达成,否则美国就会对俄推出一轮“毁灭性”的新经济制裁。

这件事被看作是他外交策略的重点——用极限施压来展现美国的领导地位,还为自己竞选营造个强硬的形象。不过,谈判的进展远没有达到预期,7月28日,在英国访问的时候,特朗普突然宣布把调停的时间大大缩短到10天。

这次变化不仅跳过了通常的外交流程,还把经济制裁的威胁,从“可能会用到的手段”变成了“随时可能挥下的利剑”。新的截止日期定在了8月8日,要求俄罗斯必须在之前接受由美国牵头的调停方案,否则就得和印度这些买油的国家一起吃关税的苦头,面临一连串的制裁。

特朗普的言辞明显让美俄关系变得更紧张了。7月29日,俄联邦安全委员会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先是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特朗普在搞‘最后通牒’,不管是50天还是10天,哪怕只是威胁一步,都在向战争逼近。”

这还不止,梅德韦杰夫还提醒特朗普,别忘了“俄罗斯依然拥有苏联时期那套终极核打击能力”,具体指的就是俄战略核反击系统“周界”,也就是说在指挥体系崩溃时能自动启动核反击,展现了俄方绝不妥协的态度。他的话语满满的挖苦,直戳特朗普“威胁外交”不过是在打挑衅,毫无意义。

就在双方互开嘴炮打得火热的时候,军事行动迅速升温,从7月30日深夜到31日凌晨,俄军对乌克兰多个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无人机和导弹攻势,基辅作为主要目标,成了重中之重。

基辅的惨剧不仅没让局势变得平静,反倒把特朗普气得火冒三丈,7月31日,他在自己搞的“真相社交”发了一贴,提醒梅德韦杰夫“别乱说话”,还把这俄前总统叫作“失败者”,说他“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俄方也不甘示弱,马上还击:梅德韦杰夫第二天就反讽说:“要几句话就能让美国总统紧张,说明俄罗斯走的路是对的,我们会继续走下去。”

这次远距离的骂战彻底揭开了外交上的虚伪面纱,把两国的矛盾变得更个人化,没想到,特朗普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核威慑

特朗普在8月1日签了个命令,派出两艘核潜艇去“合适的区域”,回应俄罗斯的“挑衅话语”。虽然没有公布核潜艇的型号和具体部署地点,但这个动作还是被看作是对俄罗斯的一个很强的震慑信号。

得说,核潜艇呀,既隐秘又狠,能用来执行核打击或者常规作战,直接档次威胁到俄国近海的安全和能源通道。不过,大家都觉得,这次潜艇的调动出来,实际上是传递一种双重信号。

一方面,显露出对俄罗斯的真实威慑力,彰显了军事上的强硬;另一方面,也暗示着对乌克兰危机持坚决态度,这种动作明显让俄美之间的对立越发激烈。也因此,全球对未来可能爆发的直接战争心里挺忐忑的。

核心核潜艇的部署短时间内确实能显现出决心,但这也偏离了和平协商的初衷。这样军事上的强硬姿态或许会促使俄方在战场上采取更激烈的行动,而平民的伤亡持续增加,只会让双方的怨恨更深,冲突的持续也可能变得更漫长。

据专家所说,俄乌冲突的“打谈结合”消耗战在短时间内很难出现根本性转变。如果没有突破性的整治方案,解决领土争端和安全保障这些核心问题,危机的恶性循环可能会持续下去,难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