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平就出线不再是魔咒,晋级亚洲杯后,U22中国男足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打平就出线”终于不灵了!U22国足0比0逼平澳大利亚,全队抱成一团,教练安东尼奥冲进场内一把抱住徐彬,那一刻,真有点想哭。
这可不是什么普通比赛,这是2026年U23亚洲杯预选赛最后一轮,我们只要打平就能出线。 过去几十年,“打平就出线”几乎成了中国足球的魔咒,多少次眼看要过线,结果自己把自己搞砸了。 可这一次,小伙子们顶住了。
7分,11个净胜球,小组第二的身份,硬是靠着净胜球优势压过了其他竞争对手,提前锁定出线名额。 沙特、卡塔尔、日本那些强队,明年一月在沙特举行的U23亚洲杯上,咱们也能碰一碰了。
但说实话,赢是赢了,过程真不轻松。 打东帝汶、北马里亚纳群岛,明明实力碾压,却踢得磕磕绊绊。 最后一场对澳大利亚,全场被压着打,控球率不到四成,防线被冲得七零八落,要不是门将李昊几次神扑,真不一定守得住。
最让人揪心的是阵容。 这支U22队伍,根本不是纯一个年龄段的队伍,而是把2003-04和2005-06两个年龄段的球员混在一起拼凑出来的。 安东尼奥今年3月就把蒯纪闻、毛伟杰这些05后的小将召进来,可问题是,练不了啊。
你想找对手打热身赛,人家不搭理你。 你这边刚集训,那边成年国家队又要抽人,像陶强龙、王钰栋这些主力,时不时就被抽走,队伍刚有点模样,立马散架。
更麻烦的是打法。 2003-04这批人,是安东尼奥带出来的老班底,踢的是典型的防守反击。 2023年U20亚洲杯,他们打沙特2比0,四分之一决赛差点掀翻韩国,控球率经常只有三成,但反击效率极高。
可2005-06这批人,是久尔杰维奇带的,风格完全相反。 今年U20亚洲杯,他们面对卡塔尔、澳大利亚,控球率高,前场配合流畅,王钰栋、刘诚宇、蒯纪闻轮番制造威胁,差点就进世青赛了。
两拨人,两种足球哲学。 安东尼奥一开始想折中,防守用老班底,进攻用新血液。 结果发现根本玩不转。 中场衔接不上,攻防脱节,节奏乱成一锅粥。
所以打澳大利亚这场,他又回到了熟悉的模式,放弃控球,全员退守,只留王钰栋一个05后攻击手在前头等着打反击。 拜合拉木满场飞奔,拼到抽筋,这种狠劲是安东尼奥喜欢的。
但问题也来了,我们整场只有两脚射正,几乎看不到像样的进攻组织。 球迷看得着急,解说也直摇头:这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
更现实的问题是,接下来怎么办? 10月、11月有国际比赛窗口,中超中甲赛季结束后还得紧急集训。 安东尼奥说了,必须抓紧时间打热身赛,不然到了亚洲杯,面对真正的强队,光靠拼和守,根本不够看。
中国足协现在也头疼。 成年国足选帅还没影,10月的集训可能直接取消。 可U22这边又急需比赛磨合。 要是把年轻球员全留下,成年队没人可用;要是抽调主力,U22又练不成型。
王钰栋这样的核心球员,已经踢了U20亚洲杯,现在又要准备U23亚洲杯,一年到头没几天休息。 毛伟杰在俱乐部踢不上球,回到国字号又要承担重任。 这种消耗,能撑多久?
而且你去看名单,有些球员在俱乐部连替补都踢不上,到了国家队却要承担关键角色。 这种反差,本身就是个隐患。 比赛节奏、对抗强度完全不同,临时抱佛脚,真能解决问题?
更别说后勤保障了。 有球员私下吐槽,集训期间的饮食安排不合理,恢复手段也跟不上。 国外同龄球队早就用上高科技监测疲劳值了,我们还在靠“多喝热水”来调整状态。
还有战术层面的争议。 安东尼奥坚持防守反击,固然稳妥,但面对亚洲顶级对手,比如乌兹别克斯坦、日本这些控球能力强的队伍,一味退守,会不会被活活耗死?
去年U20亚洲杯,久尔杰维奇那套攻势足球,虽然没出线,但至少让人看到希望。 现在为了出线,把风格掐灭了,值得吗?
更现实的是,这支球队连稳定集训都难。 俱乐部不放人,足协协调不力,球员来回奔波。 有时候一场热身赛,名单能变三次,教练组气得直拍桌子。
但你也不能全怪他们。 国内青训体系断层严重,03、05这两个年龄段还算有点人,再往后呢? 07以后的梯队,能踢职业比赛的都寥寥无几。
所以这次出线,更像是在残局中抢到了一张门票。 不是因为有多强,而是因为对手更不争气。 越南、泰国这些队伍,预选赛也翻车了,才给了我们机会。
但到了正赛,没人会可怜你。 沙特、日本、韩国,哪个不是整整齐齐一个年龄段,常年集训,打遍国际热身赛? 我们拿什么拼?
看看隔壁日本U22,人家上半年就踢了三场欧洲拉练,对手是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的同龄梯队。 我们呢?半年就打了这几场预选赛,连像样的热身赛对手都找不到。
更讽刺的是,这次出线最大功臣之一的李昊,其实在俱乐部连主力都踢不上。 他在国字号屡屡神扑,回到俱乐部却坐冷板凳。 这种“国字号球员俱乐部边缘人”的现象,在这支队伍里太普遍了。
还有徐彬,拼到脱水,被换下时腿都在抖。 这种精神可嘉,但长期靠意志力支撑,伤病风险极高。 足球终究是技战术的较量,不是光靠“拼命”就能赢的。
更让人无奈的是舆论环境。 赢了就吹上天,输了就骂得体无完肤。这次出线,很多人说“青春风暴来了”,可你细看比赛,哪有什么风暴? 分明是风平浪静,靠对手没把握住机会。
但凡澳大利亚再进一个球,媒体标题立马变成“又倒在黎明前”。 中国足球的评价体系,永远极端,从不客观。
现在球队内部也在争论。 老队员觉得应该稳字当头,年轻球员则渴望打出自己的风格。 教练组夹在中间,既要成绩,又要培养新人,压力山大。
安东尼奥赛后采访说“这只是开始”,可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没来。 亚洲杯正赛,没有弱队,没有容错空间,每一分钟都可能是生死时刻。
而我们,连一场像样的热身赛都安排不出来。
这次出线,撕掉了“打平就出线”的魔咒标签,但揭下来的,是更残酷的现实:我们离真正能和亚洲强队掰手腕,还差得太远。
热点资讯
- 因尺度太大爆火, 这6部黄暴美剧, 每部都让你热血沸腾
- 每日黄历吉凶宜忌2025年7月5日
- 京东养车50亿补贴更名为「震骨价」
- 日立中央空调怎么计费冷暖皆可控
- 怎么把备注内容打在快递面单上
- 3046公里,她们用玫瑰锁住了塔克拉玛干
- 鸣潮2.2版本周期解析:60天的冒险之旅如何规划?
- 国内适合赏秋的9个目的地,一生必去一次!
- 影帝搭港姐、帅哥配美女,盘点香港6对模范情侣,你最喜欢谁?
- 欧文:当初篮网想要的是杜兰特而不是我 我在篮网没啥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