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也能极简,技术指标太多容易蒙,20日均线找到关键窍门
“股票交易,其实哪有那么玄乎,也没那么多高科技才看得懂的秘密吧?”这句话刚开头,估计不少股民都有点共鸣吧。
想想你是不是也曾一头扎进满屏的技术指标、均线、MACD、KDJ,甚至布林线都拉出来整整齐齐摆盘阵,看得眼花缭乱,结果到底赚了还是亏了,反倒越来越迷糊了。
我小时候妈妈有句至理名言:“东西多了更乱,东西少了更好收。”炒股,其实也是个收纳大师的活儿,说白了,你越想偷懒省事,越容易被市场教育。
那年我操作A股,开始还挺自信,软件里各种均线扎堆,副图指标齐上阵,每天盯K线像盯孩子期末成绩单,一顿复盘自己累得跟狗一样。
可是,越是“努力充专业”,亏得越多。
有一回我实在懒得看那么多,狠心咔咔咔,把那些五花八门的线统统删了,最后桌面只剩下20日均线。
此时,你懂的,世界突然静了下来。
结果没成想,这根“孤线”成了我的救命稻草,翻身之路居然从“极简”开始铺开。
你说神奇不?
市场那点小脾气,全都被一根线给揪了出来。
什么起涨点、什么诱多、什么洗盘、什么真突破、假突破,那些在专业圈里被大V们讲得天花乱坠的复杂名词,其实这跟线都能用一两下变化就交待清楚。
那种感觉,像是你原本忙着把家里的抽屉塞满小玩意——其实,只要拿出一只,空间顿时通透了。
20日均线,真的不是吹,她几乎就像市场的心跳,一会平,一会翘,一会踩一会弹,不带客气地把主力的节奏摊在你面前。
你要是还不信,不妨再耐心看看后面我拆解的细节。
其实投资这回事,散户的通病是把事情搞复杂了。
总以为“复杂”就等于“专业”,“指标”越多眼越花,以为自己离成功越近。
但现实偏偏反着来。
据说隔壁老梁总爱晚上12点鬼鬼祟祟地对着电脑做复盘,指标叠了个遍,就连小数点都要挪三位,一顿分析下来不敢下手,反而错过了明晃晃的买点。
20日线在这时候其实就像“春天的根”,地表下扎得够深,芽才出的够嫩够壮。
你非要给根加点“彩色指甲油”,弄点MACD、KDJ,全副武装,结果只会让底下的芽长得六神无主,明明是要破土而出的时刻,被你吓退了。
讲得通俗点,20日均线卡在A股这个市场的节奏点上,正好分割了热情似火的短线和磨人的长线,一个平衡,妙得很。
她不像5日线那般急功近利——散户一激动她就乱蹦。
也不像60日线那种老年状态,磨磨唧唧,行情来了还在捂被窝。
她,就像烧水到90度,热气腾腾但还没沸腾,正是股价发力的那个契机。
据我多年观察,20日均线本质其实是“平均成本分界线”。
你想啊,这算出来就是最近20天所有交易者平均买入价,相当于给全市场画条鸿沟。
谁在线上谁就爽,谁在下面谁就抓狂,这就是多空博弈的成人版清算。
有一年我死盯着一只化工股,它在20日均线上弹了三次,每次都像在敲门试探,假装要跌但总有人把门顶住。
终于,有一天它“咣当”一下子爬上去,后面直接一波三连涨。
后来回头琢磨,主力根本就是在下面悄悄给大家解套,等人清仓完再怒冲一波,浓眉大眼的套路。
这才知道,线虽然不说话,能说的大道理其实不少。
更别说这根线走得还特别机灵。
当你60日线还在筑底的时候,20日线往往已经开始走平甚至悄悄翘头了。
等到大盘都回过神来,趋势早启动了。
就像夏天暴雨前蚂蚁搬家——大家都在埋头找饭,只有蚂蚁先知先觉。
所以,想要做第一时间的热点“埋伏”,还得靠这根线给你早鸟提醒。
说了这么多,操作里怎样把20日线用到极致?
这里大多数人都卡在三个技术细节上。
要么只看它“上翘”——以为上翘就能飞,结果突然掉头砸脸。
要么觉得单线不可靠,又往上加两三根辅助指标,搞得跟军队调兵一样复杂。
其实啊,包括我自己,后来才发现真正有效的起涨信号,离不开下面三个“密码”:
第一个,均线先得“走平”。
听上去挺无趣,但其实这就是蓄力。
她横盘至少5天,波动不超过1%,像是主力在打磨,消耗散户耐心。
横盘越久(但别拖太久,20天左右刚好),后面冲刺的力气越足。
如果还没趴够就猛蹦,通常是游资一日游,别跟着瞎冲。
只有那种每天缓慢爬升的上翘,连斜率都不过30度,才靠谱。
去年搞新能源那把,我手里的票就是慢慢抬头,不温不火。
结果后面涨得贼扎实,连带我都拽了一波大肥肉。
反倒那些突然间猛冲,过两天直接掉下来,堪比蹦极。
股价偏离均线如果太远(乖离率超8%),就像风筝脱线了,反而得等它落回来再捡。
这点千万别学小朋友,看见风筝飞就往前追,真正的高手都是原地守株待兔。
第二步,得看回踩。
对,大佬们最爱的“回踩不破不立”,其实是确认支撑。
健康的回踩事其实三点:
跌幅别超3%,最多熬三天,收盘死活在线上,哪怕盘中一顿咬牙也要拉回来。
这就是主力在筛选跟风盘,甩走浮躁的资金。
量能还得“越回越缩”。
这波回踩,成交量没了40%以上,最好趴成地量(换手率低于1%),就是没人敢卖也没人敢买。
这时“主力自己都不舍得割肉了”,散户还怕啥?
收官那几根K线,要么来根带长下影的螺丝钉,要么顶个小阳线,那根探底针来了,说明买盘啥价都愿意跌。
第二天基本就是直接往上窜。
最后一个最猛——均线的共振,黄金交叉。
20日上穿60日,经典金叉,俩线都一块往上爬。
这种机会真的比单20日线猛一大截,胜率飙升5成不止,简直像两口子抬桌子,轻松搞定。
再配合底部形态,比如双底、头肩底都一块突破,“两把钥匙一起开锁”,谁敢挡?
大盘均线也要同步,个股20日线启动同时大盘也给力,那股份涨得才叫溜。
资金合力拉一把,横扫千军。
说了这些,咱们也得警惕“单线分析”的陷阱。
很多时候新股民只看上翘就冲,有没有铺垫毫无在意,结果遇到没打地基的房子,风一吹就塌。
有些所谓“无量空涨”,线是上钩了,量缩到不见,主力自己拉得欢,散户一进入就容易高位接盘。
不同股性怎么调参数,这可别死套。
小盘股波动大,去掉5天,改15日线。
大盘股慢条斯理,拖成30日线都能慢慢炒。
机械套参数,跟穿不合脚鞋一样,试一试才知道哪双最合脚。
到最后,屏幕只剩一根20日线,说不定刚开始还空荡荡。
但其实,分析池的股票全靠这一根选,一上翘就“下单试试”,一回踩不破就“加仓”,操作流程三板斧,其实比什么指标共振都省心多了。
交易这个玩意,大道至简不是空话,而是能落实到具体操作。
你现在打开行情软件,也不妨让自己只单独盯住20日均线,看看是不是更清楚?
如果你被指标糊弄懵了,还不如重新回头捞起这根“极简之线”。
觉得有戏不妨点个赞,一块讨论下均线那些年的血泪史,留言区也欢迎来秀一秀你的心得——你用过哪些均线,踩过哪些坑,或者有没有别的通透方法?
说不定下次大家凑一块儿,还能再刷新极简炒股的门道。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热点资讯
- 因尺度太大爆火, 这6部黄暴美剧, 每部都让你热血沸腾
- 每日黄历吉凶宜忌2025年7月5日
- 日立中央空调怎么计费冷暖皆可控
- 怎么把备注内容打在快递面单上
- 3046公里,她们用玫瑰锁住了塔克拉玛干
- 京东养车50亿补贴更名为「震骨价」
- 鸣潮2.2版本周期解析:60天的冒险之旅如何规划?
- 影帝搭港姐、帅哥配美女,盘点香港6对模范情侣,你最喜欢谁?
- 欧文:当初篮网想要的是杜兰特而不是我 我在篮网没啥话语权
- 法比安: 我们的足球确实很有观赏性, 每项赛事我们都想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