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为什么你赚不到 100 万?俞敏洪、张朝阳告诉你答案

点击次数:101 发布日期:2025-09-18

大家好,我是帽哥。

先跟你打个预防针:这篇文章我会说得特别笃定,可能有人会觉得 “这人也太狂了,净吹牛”,甚至越看越不舒服 。

要是你听不得 “没退路的实话”,现在划走还来得及,真的,别到时候又来评论区抬杠。

我再提醒一遍啊,现在离开还不晚。

行,没走的,咱就掏心窝子唠 。

前几天有个老粉私信我,问得特别实在:“帽哥,要是把你现在的钱、人脉、资源全清零,就剩个脑子,你咋重新赚回 100 万?”

我当时就反问他:“脑子没丢,还怕赚不到?” 他说:“可啥本钱都没有,没人脉没厂房,咋起步啊?”

今天我就跟你说透:为啥我敢说 “这事 99% 能成,只有 1% 会输”。

不是我牛,是现在的赚钱逻辑,早从 “拼体力、拼资源” 变成 “拼脑子、拼认知” 了。

先想个问题:以前的人赚大钱,跟现在的人赚大钱,靠的是不是一回事?

你先琢磨琢磨:八九十年代那些发家的人,靠啥?

要么是开工厂、搞外贸,要么是囤土地、做基建,全是 “物理世界” 的生意,得遵守物理规则。

比如你想开个家电厂,得租厂房、买设备、雇工人,厂房一个月几万租金,工人工资发出去就没回头钱;就算你盖楼,也不能盖 1000 层,得受限于材料、地基,土地还越来越贵,资源就那么多,谁抢着谁赚。

但最近这十年,咱们早进入 “头脑世界” 了 。

就是赚钱的载体,从 “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手机、冰箱、土地),变成了 “看不见但有价值的东西”(短剧、软件、IP、甚至一个好点子)。

你在头脑世界里 “盖楼”,想盖 5000 层就盖 5000 层,没有物理限制;你做一款软件、拍一条付费视频,一次做好了,能卖给 100 个人,也能卖给 100 万人,不用再额外投入成本 。

这就是 “一次构建,无限复制”,哪怕你睡着觉,钱也可能自动进账。

就像现在火的短剧,有人靠一部手机拍,成本几万块,最后分账几千万;有人写个小程序,放在网上,每个月靠广告赚几万。

这些人没租厂房,没雇多少人,就靠 “脑子里的东西”,照样赚大钱。

有人肯定会杠:“你这不是吹牛吗?哪有不亏损的生意?”

你别急,听我算笔账 。

在物理世界创业,你亏损的是啥?

厂房租金、设备钱、工人工资,这些都是 “固定成本”,就算你一件货没卖出去,这些钱也得花。

但在头脑世界里,你需要啥?

一部能上网的手机,最多再加个电脑。

这些东西你本来就有吧?

就算你做失败了,你亏损啥了?

无非是花了点时间,没亏一分钱本金。

我不是说 “做啥都能成”,而是说 “你连亏的本钱都没有,怕啥?”

现在有多少人,一个人靠一部手机,做知识付费、拍短视频带货、开发小工具,一年赚几十万、几百万?

太多了。

因为他们抓住了 “头脑世界” 的核心:成本趋近于零,上限趋近于无限。

你想想,以前你想卖东西,得租店、囤货;现在你想卖 “想法”,直接在网上发篇文章、拍条视频,有人觉得有用就会付费。

这就是现在最好的创业时代,给了普通人 “没本钱也能试” 的机会。

前几天我发了条 “啥是资产” 的视频,有人在评论区喷我:“连教科书里的资产都不懂,还在这瞎扯”。

我真不是抬杠,教科书永远赶不上现实。

你看看不同时代的 “资产” 是啥?

农耕时代:资产是土地,谁有地谁是地主,能收租能种地;

工业时代:资产是石油、厂房、机器,谁占资源谁赚钱;

现在的头脑时代:资产是你脑子里的东西,想象力、创造力、好奇心。

以前你想做事,得有地位、有人脉、有本钱,还得求爷爷告奶奶要 “许可”。

现在呢?

你想拍一条吐槽视频,不用谁许可;你想写一篇干货文,不用谁点头;你想做一个小工具帮别人解决问题,也不用租厂房 —— 只要你脑子能想,手能操作,就能干。

有人说 “AI 来了会抢工作”,但你反过来想:AI 是啥?

是 “头脑世界” 的工具啊!

你能用 AI 帮你写文案、做视频、分析数据,相当于给你的 “头脑资产” 加了个杠杆,以前你一天能做 1 件事,现在能做 10 件,赚的钱自然更多。

有人说 “你这就是吹牛,真一无所有咋干?”

你去看看张朝阳跟胡润的访谈,胡润问他 “给你 3 万块你咋创业”?

他说的核心不是 “去租店、囤货”,而是 “靠认知找机会”;还有俞敏洪,新东方倒了那么大的坎,最后靠直播带货翻身,靠的也是 “知道用户要啥,能把知识变成产品”。

这哪是运气?这是认知差,知道在 “头脑世界” 里该抓啥。

还有人喷我:“你要是真有本事,还会来做自媒体?”

我就纳闷了:雷军、余承东也做自媒体,在拍短视频,他们是没本事吗?

说白了,这些人就是被 “物理世界的思维” 捆住了,觉得 “赚钱必须靠厂房、靠人脉”,看不见现在靠脑子就能赚钱的机会。

我不是说赚 100 万容易,而是说现在的时代,给了普通人 “没本钱也能试” 的机会。

你不用一开始就做多大,先从拍一条小视频、写一篇干货文、做一个小工具开始,慢慢练自己的 “头脑资产”。

就像我,要是真资产清零了,我肯定不会去租厂房、开工厂,而是先找 “人们在头脑世界里需要啥”?

比如有人需要 “怎么用 AI 写文案” 的教程,有人需要 “怎么拍短剧” 的方法,我把这些做成内容、做成课程,靠一部手机就能卖,慢慢就起来了。

现在赚不到钱,不是你没本事,是你还困在 “物理世界” 的思维里,觉得 “赚钱必须靠体力、靠资源”。

但时代早变了 —— 现在的 100 万,不是靠 “盖多少厂房、雇多少人” 赚来的,是靠 “你能给多少人解决‘头脑里的需求’” 赚来的。